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的团体标准《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技术标准》(简称标准)近日在北京发布。这是中国首个针对旧居住区综合改造的团体标准,将于8月1日起实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徐文珍表示,城市旧居住小区数量巨大,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标准较低,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建筑老化、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突出问题。
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徐文珍介绍,经过摸底排查,全国各地上报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有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从调查和各地反馈看,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民众意愿强烈。
标准提出了旧居住区综合改造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和应进行的改造项目及技术标准。具体内容涵盖室外环境、道路与停车、配套设施、房屋、建筑结构、建筑设备6大类20项改造内容,并以“优选项目+拓展项目”的菜单式选择模式,分类引导规范各类改造内容。
谈及夏季房屋改造过程中的城市内涝问题,天津大学教授陈天表示,应在有限的资金和条件下保障改造工作的实施和适宜性,改造室外环境应适量结合缓解城市内涝。例如,通过雨水收集,转化为小区的景观和植物用水,或道路的浇洒用水,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提供技术指导和实施指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将在标准发布后,继续围绕加装电梯、立体停车、海绵化改造等专项领域,推动团体标准的编制、标准推广试点等工作。
来源:中新社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立即删除内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优检联"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优检联检验检测服务平台,转载本网作品需注明"来源:优检联检验检测服务平台"。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如不同意转载,请告知本网撤除。联系邮箱 lixb@ulablink.com